社区“一老一小”工作特色做法聚焦精准服务与人文关怀,通过构建“15分钟幸福圈”、搭建代际互动平台、创新志愿帮扶机制等举措,实现老有所乐、幼有所育。
-
织密服务网络,打造便捷生活圈
以老年群体需求为导向,整合社区资源建立“15分钟步行服务圈”,提供助餐、医疗、文娱等一站式服务。例如开设养老餐厅、定期义诊,同步建设“四点半课堂”“童趣微基地”解决儿童课后托管与兴趣培养问题。 -
文化传承与代际共融
通过“祖孙研学日”“技艺传承活动”链接老年经验与儿童成长,如老工匠教授传统手工艺、青少年协助老年人学习智能设备,形成“老带少传文化、少助老用科技”的良性循环。 -
志愿帮扶与品牌化运营
“爱心妈妈”结对困境儿童、“银龄公益基金”帮扶困难老人,结合积分兑换机制激励志愿者参与。部分社区设立“心理茶社”“成长档案”,提供情感支持与动态跟踪服务。 -
数字赋能与精准科普
针对老年人开展“银龄跨越数字鸿沟”培训,儿童群体则通过科普实验小屋、防诈课堂提升科学素养,线上线下结合满足差异化需求。
提示: 社区服务需持续优化资源整合与个性化供给,以“小场景”托起“大民生”,让“一老一小”获得感可感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