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卷现象的核心在于独特的制度环境、产业结构和竞争文化的叠加效应。这种高强度同质化竞争并非单纯的市场行为,而是由技术瓶颈、资本短期逐利、地方政府干预等多重因素共同塑造的特殊经济生态。
-
产业生命周期与技术停滞:当行业进入成熟期后,技术创新边际收益递减,企业陷入低水平重复竞争。例如光伏行业因技术门槛低,地方政府扶持下产能迅速扩张,价格战导致全行业利润压缩70%-80%,形成“技术停滞—同质化竞争”的恶性循环。
-
资本市场与政策扭曲:地方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产业基金等干预市场,引发“潮涌式投资”。趋同的产业政策导致企业战略同构化,例如新能源汽车领域各地重复建设,最终从“风口”沦为“风险敞口”。
-
零和博弈的竞争文化:中国企业长期依赖非合作竞争理念,通过压价、拖欠货款等手段挤压对手。这种“你死我活”的逻辑在终端产品领域尤为突出,例如摩托车行业因低价竞争失去越南市场,市场份额从90%暴跌至1%。
-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缺失:行政壁垒阻碍要素自由流动,区域块状经济加剧内耗。例如地方保护主义催生差异化政策工具,企业为获取补贴而非市场需求进行低效竞争。
破解内卷需系统性重构竞争生态:从政府治理(减少干预、健全退出机制)、企业战略(转向差异化创新)到市场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多维度协同,才能打破“低水平均衡”陷阱。当前中央推动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正是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