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未来城市规划将重点打造"一圈一带两区"发展格局,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为核心,沿海经济带为引擎,辽西与辽东绿色经济区为支撑,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 这一战略布局聚焦产业升级、生态保护、交通互联和智慧城市四大方向,预计到2035年基本实现全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目标。
-
沈阳都市圈引领创新
以沈阳为中心,联动鞍山、抚顺等7市形成1小时通勤圈,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产业集群。规划建设"沈大科创走廊",布局1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打造东北亚科技创新中心。都市圈内将实现社保卡"一卡通"、政务服务跨城通办,2027年前建成10条城际铁路干线。 -
沿海经济带开放升级
大连自贸片区将扩容至120平方公里,新增智慧港口、离岸金融等18项开放试点。营口、盘锦等沿海城市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建设3个千亿级临港产业园。渤海翼(大连-营口)与黄海翼(丹东-庄河)将形成"V型"开放走廊,2026年沿海六市经济总量预计突破3.5万亿元。 -
绿色经济区生态赋能
辽西北实施科尔沁沙地南缘防风固沙工程,新建5个百万亩草原修复示范区。辽东山区发展林下参、冰葡萄等特色农业,建设"碳汇交易中心"。两区域将共同构建辽河、大凌河等流域生态廊道,森林覆盖率五年内提升至42%,生态旅游收入年增长目标设定为15%。 -
全域智慧化基建
全省布局"北斗+5G"融合基站2.4万座,沈阳、大连试点数字孪生城市管理。2028年前完成老旧小区智慧化改造3800个,新建全自动地下管廊860公里。交通方面重点推进沈白高铁、大连新机场等工程,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
辽宁未来城市体系将呈现"核心辐射、陆海联动、山海共生"的立体化发展态势,通过数字经济与绿色转型双轮驱动,重塑老工业基地竞争力。建议关注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区域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