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煤炭保供政策的核心是“稳量提质、智能绿色、区域协同”,通过中长期合同全覆盖、产能优化与智能化升级,确保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双目标。
-
中长期合同机制强化:全国煤炭中长期合同签约量达20亿吨,覆盖率提升至85%,重点保障电煤供应稳定性。市场化定价与履约监督结合,减少价格波动,如动力煤长协价稳定在780-800元/吨区间。
-
产能“保优限劣”:淘汰年产30万吨以下落后产能1.2亿吨,核准内蒙古、山西等基地新增优质产能2.8亿吨,推动全国产量稳定在43亿吨左右。鄂尔多斯千万吨级智能矿井示范项目投入120亿元,产能核增与效率提升同步。
-
区域差异化保供:中西部承担65%全国产量,东部加速清洁替代。黄河战略要求沿黄产区配套生态补偿基金(0.5元/吨产能),平衡生态保护与保供责任。
-
智能化与低碳转型:大型煤矿智能化渗透率目标50%,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下降18%。煤化工、风光火储一体化等新模式成增长点,如煤化工规模达1.2万亿元,年增15%。
-
应急储备体系完善:国家级煤炭储备能力增至1.5亿吨,重点区域占比超60%。极端天气下允许煤矿临时增产10%,电厂存煤保障33天以上可用天数。
未来煤炭行业需在保供底线与绿色转型间动态平衡,企业需加速技术投入与模式创新,适应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