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LD比赛复赛获奖比例固定为金牌20%、银牌30%、铜牌40%,采用2:3:4的等级分配机制,确保奖项含金量与覆盖面平衡。 该比例由全国组委会统一制定,适用于所有赛区和挑战项目,复赛证书盖有官方公章,是教育部白名单赛事中劳动教育类竞赛的权威认证。
-
奖项结构透明化:复赛严格按成绩排名划分三个等级,金牌(前20%)、银牌(紧随30%)、铜牌(后40%),形成阶梯式激励。例如团队赛“无碳小车”与个人赛“智能农场”均遵循此规则,体现公平性。
-
晋级逻辑关联决赛:复赛获奖者中择优晋级全国决赛,决赛奖项比例调整为2:3:5,形成梯度衔接。复赛银牌选手若在决赛表现突出仍可冲击更高荣誉,强化竞赛连续性。
-
多维度配套认可:除学生奖项外,复赛同步评选优秀指导教师、先进单位等荣誉,形成“个人+团队”激励体系,突出劳动教育的协同价值。
-
全域统一执行:线上线下复赛模式均采用相同比例,如上海赛区线下挑战与“数字安全”线上评审标准一致,避免地域或形式差异影响公平。
提示:参赛者可参考历年获奖名单分析各赛题竞争强度,结合2:3:4的比例制定备赛策略,同时关注组委会官网防止非授权渠道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