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两次标志性股灾:3月11日美股“AI黑色星期一”单日蒸发15万亿美元,以及4月7日A股因关税危机引发2902只个股跌停的极端行情。这两次事件分别创下美股史上最大单日跌幅和A股历史第二大单日跌停纪录,成为投资者难以忘却的至暗时刻。
-
3月11日美股AI监管灾难
特朗普连任后的政策突变与欧盟《AI灭绝法案》形成致命组合,纳斯达克指数单日暴跌17.3%,特斯拉等科技巨头市值腰斩。算法交易引发的死亡螺旋导致全球央行紧急救市,中国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破800亿人民币纪录,恐慌指数VIX冲破85点历史极值。 -
4月7日A股关税冲击
美国对华加征“对等关税”直接打击光伏和跨境电商板块,上证指数暴跌7.34%,创业板指重挫12.5%。系统性恐慌引发外资大规模撤离,沪深两市成交额飙升至1.58万亿元,跌停个股数量仅次于2020年疫情首日熔断。 -
历史对比与特殊性
不同于2015年杠杆牛破裂或2020年疫情冲击,2025年股灾呈现“科技估值崩塌+全球化供应链断裂”的双杀特征。美股与A股相继崩盘形成共振效应,标志着贸易保护主义与AI监管风险已成为市场新威胁。
当前市场仍处于高波动周期,投资者需警惕政策黑天鹅与流动性危机叠加风险。历史经验表明,极端行情后往往伴随结构性机会,但短期抄底需谨慎评估企业基本面与政策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