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处理涵盖从收集到删除的全生命周期,核心包括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环节,且需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以下分点详述:
-
收集
需明确告知用户目的、范围及方式,如姓名、身份证号、生物识别信息等。未经用户同意或超出最小必要范围均属违规,例如App强制获取通讯录即属过度收集。 -
存储
信息保存期限应最短化,并采取加密等安全措施。存储不当易导致泄露,如未脱敏的数据库被攻击即引发风险。 -
使用与加工
仅限初始告知的用途,如数据分析需匿名化。禁止“大数据杀熟”,即利用信息对用户实施价格歧视。 -
传输与提供
向第三方共享需单独授权,跨境传输需通过安全评估。违规案例包括SDK私自回传数据至境外服务器。 -
公开与删除
公开敏感信息(如行踪轨迹)需严格审核;用户有权要求删除数据,平台需提供便捷的撤回渠道。
总结:个人信息处理需以用户知情权与控制权为核心,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引发法律风险与信任危机。建议企业定期自查合规性,用户则应主动行使权利保护自身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