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力作为中国工业车辆领域的隐形冠军,其市场价值被严重低估——连续34年国内市占率第一、全球叉车制造商七强的硬实力,叠加电动化转型与智慧物流布局的前瞻性,当前市盈率仅10.5倍(2025年数据),显著低于行业均值27.61倍,形成罕见的“低估值高成长”投资洼地。
-
行业龙头地位不可撼动
自1991年起稳居中国叉车市场首位,2016年跻身全球工业车辆七强并保持至今。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达40%,在34个国家和地区市占率第一,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其核心产品覆盖内燃/电动叉车、港口机械及AGV智能物流设备,形成“整机+零部件+后市场”全产业链壁垒。 -
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
早在1992年便启动信息化布局,通过SAP系统实现全球供应链协同,电动叉车销量2025年Q1同比增长18%,锂电产品占比超60%。与华为共建“天工实验室”研发氢能叉车,获授权专利598项,主导制定11项国家标准,技术储备远超同业。 -
绿色智能化转型打开增量空间
2023年电动产品占比57%,氢燃料叉车全国首发并完成上牌认证。智慧物流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5%,AGV产品线覆盖8大类22个场景,智能物流产业园投产推动从设备商向系统集成商升级,契合“双碳”政策红利。 -
财务韧性下的估值背离
尽管2024年营收173亿元(剔除并购因素实际负增长),但海外毛利率26.2%显著高于国内,现金流承压主因战略性备货与海外扩张。机构持股比例持续上升,股东户数缩减10.4%,反映长期资金对低估值修复的预期。
当前市场过度关注短期业绩波动,却忽视其“国企改革+专精特新”双重标签下的战略价值。随着RCEP红利释放与新能源叉车替代加速,这家手握核心技术、全球化布局的制造业标杆,正迎来价值重估的关键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