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教育史悠久且发展历程复杂,其教育体系历经多次重大变革,从早期的家庭教育与宗教教育,到逐步建立起近代化、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再到苏联时期的高度统一与普及,以及苏联解体后的新一轮改革,每个阶段都对俄罗斯乃至世界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俄罗斯在公元988年接受东正教后,政府与教会开始兴办各类学校,初步创立了初级教育体系,这一时期教育主要以培养宗教人才和满足基本社会需求为主。17世纪彼得一世改革是俄罗斯教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他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引进西方科学和教育,开设了数学、航海等新型学科,推动了教育的世俗化和现代化。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俄罗斯基本建立了欧式教育体系,教育开始面向更广泛的社会阶层。19世纪的教育改革对俄罗斯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培养了大量各类人才,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俄罗斯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迅速确立了无产阶级对教育的领导权,开始改革旧的教育制度,建立新的教育体制,教育开始面向工农,实施广泛的教育普及,努力提高劳动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无产阶级新型人才。斯大林时期,苏联教育进一步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适应工业化发展需求,进行大规模改革,加强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和专家。苏联教育逐渐走向集中化和统一化,加强了中央对教育的控制和管理,提高了教育的效率和质量。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颁布了相关教育法律,重新界定教育机构的法律地位,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获得了办学自主权和学术自由,教育机构的设立采用注册制,除了军事院校和少年犯学校外,国内外组织、机构、个人均可兴办教育机构。俄罗斯教育也在不断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总体而言,俄罗斯教育史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漫长历程,每个阶段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和重要意义,是一部不断发展、变革并适应社会需求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