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考通过后是否在成绩单上显示,主要取决于学校的具体规定。 大多数高校会以“补考”标注或按60分折算成绩,但部分学校可能仅显示最终合格分数而不作特殊标记。关键点包括: 补考记录可能影响评优、保研及求职;部分学校教务系统会保留原始挂科痕迹;正式成绩单的对外呈现方式与内部存档可能存在差异。
-
标注补考是普遍做法
多数高校会在补考通过的科目成绩旁备注“补考”或添加特殊符号(如“*”),例如河南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等明确要求标注补考记录。即使分数高于60分,部分学校仍按60分计算并标记补考,体现成绩的“非正常通过”属性。 -
少数学校仅显示合格成绩
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三峡大学等规定补考成绩按实际分数或60分记载,不额外标注“补考”。这类情况下,成绩单看似与正常考试无异,但原始挂科记录可能仍存在于教务系统内部档案中。 -
实际影响需分场景看待
日常用途(如毕业、普通就业)通常以最终成绩单为准,但评奖学金、保研或国企招聘可能核查原始记录。例如,国家励志奖学金明确要求“无补考记录”,部分高校保研政策也限制挂科补考者申请资格。
提示: 具体规则需查阅本校教务文件,若已挂科,建议优先避免补考直接重修(部分学校重修不标记)。学业规划中,保持零挂科仍是规避风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