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值班时间表是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核心制度安排,确保每日有人值守、明确时段划分、覆盖全周无休,并通过公示栏、联系方式公开等方式提升透明度。不同地区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但核心目标均为保障村民事务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快速响应。
-
时间安排
多数村委会实行“工作日+周末”全覆盖模式,通常为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季)或15:00-18:00(夏季)。部分村庄要求农忙时节延长值班时长,或安排夜间应急联络人。法定节假日需24小时轮岗,确保紧急事务处理。 -
人员配置
以村“两委”干部为主力,每天至少1-2人轮流值班,书记、主任需带头参与。值班表明确标注姓名、职务、电话,并张贴于村委会公示栏。替班需提前报备,避免脱岗。 -
核心职责
值班人员需处理日常事务(如证件办理、政策咨询)、接待群众来访、调解矛盾纠纷、记录值班日志。遇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治安案件)须立即上报并启动应急预案。 -
纪律与考核
严禁迟到早退、擅离职守或值班期间饮酒。多地实行罚款、通报批评等惩戒措施,并将值班表现纳入年度考核。上级部门不定期抽查,确保制度落实。 -
便民优化
部分地区推行“首问负责制”,要求值班人员全程跟踪未办结事项;夏季调整作息避免高温空岗,或通过微信群实时响应非紧急需求。
村民可通过公示栏或村级政务平台查询值班表,建议优先选择工作日上午办理复杂业务。若遇紧急情况,可直接拨打值班电话或联系村主要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