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两委班子成员值班表是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明确分工和轮值安排确保群众办事“找得到人、办得了事”。其核心价值在于提升服务效率、强化责任落实、保障突发应急响应,同时需符合公开透明、制度化和可追溯的原则。
-
制度设计:值班表通常采用“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分工”的固定格式,按周或日轮换,覆盖周一至周日全天候服务。例如书记侧重党建与综合治理,主任分管民生与经济发展,其他成员按专长对接具体事务。节假日需安排应急值班并公示替代人员,确保无缝衔接。
-
执行规范:值班人员需严格签到记录,处理事项包括来访接待、矛盾调解、事务代办等,并同步更新值班日志。脱岗或请假需提前报备并协调替班,部分地区通过GPS定位或视频抽查强化监督。
-
公开透明:值班表需在村委会公告栏、政府网站、微信群等多渠道公示,附监督电话。优秀案例会细化到每日值班干部的职责清单(如“民政咨询”“宅基地审批”),减少群众跑空概率。
-
技术赋能:部分地区推行电子值班系统,群众可在线预约或查询值班信息,后台自动生成考勤与事务处理数据,为考核提供依据。
提示:村两委值班表不是“排班流水账”,而是基层治理能力的缩影。定期评估执行效果、优化分工逻辑、结合群众反馈动态调整,才能让制度真正“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