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央视春晚的机器人舞蹈表演《秧BOT》成为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典范,16台宇树H1人形机器人身着红色花袄,在1月28日晚8点至节目结束的黄金时段亮相,以精准的秧歌舞步和转手绢绝技惊艳全球观众。
-
表演时段与节目亮点
机器人舞蹈作为科技类节目的重头戏,被安排在春晚主会场的中后段,约21:30-22:00的黄金收视时段。其核心亮点在于AI驱动的多智能体协同技术,机器人不仅能跟随音乐变换队形,还能完成高难度的民间舞蹈动作,如抛接手绢、扭秧歌步等,技术细节包括3D激光SLAM定位和全身AI控制算法。 -
技术背景与创新价值
宇树H1机器人通过深度学习和实时反馈系统模拟人类舞者动作,首次在春晚舞台实现无外皮壳体的“机械感”设计,凸显技术透明性。这一表演不仅展示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领先水平,更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传递了“科技赋能艺术”的理念。 -
国际反响与行业意义
节目播出后迅速引发海外媒体关注,美国、欧洲等地的观众评价其为“终结者级别的技术展示”。表演契合中国工信部2023年提出的“人形机器人批量生产”目标,标志着相关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大众视野,为行业商业化提供了标杆案例。
未来,春晚此类科技节目或将成为文化输出的新载体,建议观众关注后续机器人技术的民用化进展,如家庭服务、教育等场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