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本科专业是指教育部以一流本科教育为基础实施“双万计划”建设的本科专业,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校级一流本科专业。
建设目标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建设标准
一流本科专业需具备以下标准:
- 一流人才培养理念
- 一流人才培养方案
- 一流师资队伍
- 一流教学团队
- 一流实验实习条件
- 一流课程资源
- 一流生源质量
- 一流就业质量
- 一流质量文化
- 一流学生创新成果
建设原则
- 面向各类高校:在不同类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鼓励分类发展、特色发展。
- 面向全部专业:覆盖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分年度开展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
- 突出示范领跑: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示范性本科专业,引领带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
- 分“赛道”建设: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名额分列,向地方高校倾斜。
- “两步走”实施:报送的专业第一步被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组织开展专业认证,通过后再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建设方式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分三年完成:每年3月启动,经高校网上报送、教育主管部门或高校提交汇总材料、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推荐意见等,确定建设点名单,当年10月公布结果。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按照建设总量不超过本行政区域内本科专业布点总数的20%,分三年统筹规划,报教育部备案后与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同步组织实施。
建设规划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分专业类建设规划,包括哲学类、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等92个本科专业类,每个专业类都有具体的拟建设数量。
各地建设
各地高校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积极开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如上海、甘肃、江苏等地高校都已启动实施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计划,发展一批一流本科专业。
具体案例
- 华中科技大学: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74个,覆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经济、管理等方面。
- 西安交通大学: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61个,主要在工学、医学、经济、管理方面分布较多。
- 哈尔滨工业大学: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69个,主要在工科、经济、管理方面分布广泛。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49个,主要在航空航天工业和工科方面实力突出。
- 西北工业大学: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43个,主要在国防工业和工科方面实力突出。
这些案例展示了不同高校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总结: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可以培养更多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