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A**场共有66只股票因交易类、财务类或重大违法等情形退市,其中交易类退市占比超70%,涉及股价低于1元、市值不足5亿元等情形,且广东、江苏、上海为退市公司集中地,汽车、电力设备、房地产行业风险较高。
-
退市主因与典型案例
交易类退市(如ST爱迪、ST鸿达)因股价连续20日低于1元或市值不足5亿元,占比达73.5%;财务类退市(如ST商城、ST碳元)因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不达标;重大违法类(如ST博天)涉及欺诈发行或信披违规。部分公司因控股股东资金占用、债务违约(如ST世茂)或审计报告非标意见(如*ST美盛)触发退市。 -
地域与行业分布
广东(12家)、江苏(8家)、上海(5家)退市数量居前;汽车和电力设备行业各6家,房地产和纺织服饰各5家,反映行业周期性与政策调控影响。 -
退市新规效应
2024年退市新规收紧财务指标(如营收门槛调至3亿元),加速“空壳企业”出清。面值退市成为主流,体现市场化淘汰机制,投资者需警惕连续亏损、高担保比例(如ST中南担保额达净资产278%)等风险信号。
退市常态化下,投资者应规避财务指标异常、信披违规或股价长期低迷的个股,关注行业基本面与政策动向,理性选择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