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稀土价格暴涨引发全球关注,关键驱动因素包括中国对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缅甸供应链中断及新能源等领域需求激增。数据显示,氧化镝欧洲价格一个月内从250-310美元/公斤飙升至700-1000美元/公斤,氧化铽涨幅更达210%,创历史新高。国内稀土企业如北方稀土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激增727%,印证行业基本面回暖。
-
政策与供应冲击
中国4月初对镝、铽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直接影响全球70%以上的中重稀土供应。叠加缅甸地震导致运输中断,海外市场出现抢购潮,镝价短期内翻两倍至850美元/公斤,铽价突破3000美元/公斤。国内企业因加工环节不受限,利润空间扩大,北方稀土等公司业绩显著改善。 -
需求端爆发式增长
新能源车、人形机器人及低空经济成为稀土需求新引擎。一辆电动车需消耗2公斤镨钕稀土,人形机器人伺服电机用量达3.5公斤。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预计突破1000万辆,叠加机器人产业新增20万-40万吨需求,供需缺口持续扩大。 -
产业链与战略博弈
稀土涨价凸显其“工业维生素”地位,美国75%的武器系统依赖中国稀土,F-35战机单架消耗417公斤稀土材料。中国通过出口管制强化资源话语权,推动国内外价格中枢上移,短期海外溢价显著,中期或逐步收敛。
总结来看,稀土价格暴涨是政策、供应链与需求共振的结果,长期或加速全球产业链重构与技术替代。投资者需关注国内外价差及新兴领域需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