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标准(简称“等保2.0”)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规范,通过等级划分、技术防护、管理要求三大核心框架,为各行业提供系统化的安全防护指南。其核心亮点包括:动态风险管控、强化数据安全、覆盖云大物移新技术场景,并首次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纳入监管体系。
-
等级划分与动态防护
根据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及危害影响,划分为五个安全等级(第一至第五级),要求组织匹配对应的防护措施。例如,三级以上系统需实现实时入侵检测、双因素认证,并定期开展渗透测试。 -
技术防护全维度覆盖
从物理环境到应用层,要求网络隔离、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例如,核心网络需划分安全域,数据存储必须加密,并部署防篡改机制;云平台需满足虚拟化安全、租户隔离等新增要求。 -
管理要求与责任落实
明确安全管理制度、人员权限分级、应急响应流程。例如,设立专职安全管理员,定期审计日志,且事件响应时间需控制在2小时内,确保风险闭环处置。 -
适配新技术与扩展场景
针对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新增可信计算、供应链安全等要求。例如,云服务商需提供安全审计接口,物联网设备需实现固件签名验证。
等保2.0的实施不仅是合规要求,更是提升整体安全防御能力的关键。企业需结合自身业务特点,从技术加固和管理优化双向发力,构建持续改进的安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