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脑机接口领域实现全球性突破,首次成功通过无线植入式中文语言脑机接口帮助渐冻症患者重建交流能力,解码准确率超50%,单字时延小于100毫秒创国际最高水平。这一里程碑式进展由“北脑一号”系统完成,其128通道柔性电极与无线传输技术实现了最小创伤下的高效信号采集,为失语患者提供了革命性治疗方案。
中国自主研发的脑机接口技术已形成完整创新链。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CyberSense可自动化植入“比头发丝更细”的电极,精准避让血管;半侵入式设计将硬币大小的主控装置嵌入颅骨,通过近场通信实现无线供电与数据传输。临床数据显示,患者术后仅3小时训练即能解码“我要喝水”等日常语句,目前准确率持续提升至52%,显著优于传统侵入式方案。
技术突破背后是三大核心优势:一是生物相容性超高的柔性电极材料,贴合大脑且长期稳定;二是千兆级神经信号采集与低功耗处理芯片,支持128通道同步工作;三是基于中文语言特性的解码算法,攻克了汉字书写笔顺、偏旁等复杂特征识别难题。天坛医院等三所医疗机构完成的临床试验证实,该系统对瘫痪患者的运动控制同样有效,已实现意念操控光标移动等精细功能。
随着“北脑二号”在灵长类动物实验中的成功,我国脑机接口技术形成“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应用”闭环。专家指出,这项融合了神经科学、材料学与人工智能的跨学科成果,不仅为渐冻症、高位截瘫患者带来希望,更标志着我国在下一代人机交互技术竞争中占据先机。未来需进一步优化长期植入安全性与多场景适用性,推动技术普惠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