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共147所,新增7所高校,覆盖59个基础学科、180个工程类学科和92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首次取消“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高校的区分,强调学科动态调整机制。
-
名单规模与新增高校
本轮名单较首轮新增7所高校,包括山西大学(哲学、物理学)、湘潭大学(数学)、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重点补强基础学科与医学领域。新增高校通过专家委员会认定,体现“服务国家急需”的导向。 -
学科布局特点
基础学科(数学、物理等)占比显著提升,工程类学科聚焦航空航天、信息科技等前沿领域,哲学社会科学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等方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可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彰显学科建设灵活性。 -
动态调整机制
首轮部分学科被公开警示(如撤销或限期整改),第二轮名单不再区分高校层级,改为统一标注建设学科,突出“能进能出”的竞争机制,推动高校聚焦学科质量而非“身份固化”。 -
地域与行业覆盖
147所高校分布全国31个省份,江苏(16所)、北京(34所)数量领先;行业特色高校如艺术类(中央音乐学院)、农林类(华南农业大学)首次入选,体现多元发展。
提示:考生和家长可优先关注目标高校的“建设学科”名单,结合学科评估结果与职业规划综合选择。教育部门明确未来将适度扩大建设范围,更多特色高校有望进入下一轮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