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关系转入流动团支部是毕业生团员在未落实工作单位或工作单位无团组织时的规范操作,核心在于确保团员不脱管、不断联。其关键亮点包括:①流动团支部由乡镇/街道团组织设立,专门接收暂未明确去向的团员;②转入后需定期报到并参与线上组织生活;③档案可随学籍暂存原校或转入户籍地管理,不影响后续二次转接。
流动团支部的设立初衷是解决团员“空挂”问题。根据规定,毕业生团员若工作单位无团组织或未就业,需优先转入常住地团组织;若常住地接收困难,则由县级团委统一协调至流动团支部。转入后,团员需通过“智慧团建”系统完成线上申请,并配合填写《流动团员管理服务告知书》,明确联系方式与义务。流动团支部会通过微信群等线上社群开展教育管理,确保团员每月至少参与1次组织活动。
转入流动团支部的团员需特别注意三点:一是组织关系时效性,未就业状态最长保留1年,逾期可能被标记为失联团员;二是档案与组织关系可分离,档案可存放于人才市场,但组织关系必须按实际居住地转入;三是流动期间义务,包括按时交纳团费、定期汇报动向,若6个月未联系将被视为自行脱团。参军、留学等特殊情况需单独申请转入专属库管理。
总结来看,流动团支部是团组织为灵活就业群体提供的过渡性管理方案。团员应主动配合转接流程,避免因疏忽影响考公、入党等个人发展。若就业或升学,需及时办理二次转接,确保组织关系与实际情况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