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冬季安全生产的核心在于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需从设备防冻、人员防护、防火防爆、应急管理四方面强化措施,尤其要警惕低温导致的设备脆裂、管道堵塞及有毒气体积聚等风险。
-
设备防冻是首要任务
冬季低温易引发管道冻结、设备脆裂,需提前采取排空、保温、伴热等措施。例如,间歇运行的设备应彻底排空残液,长期不用的管线需用氮气吹扫;对关键设备加装保温层或电伴热系统,并定期巡检温度压力参数,避免因冻堵引发泄漏或爆炸事故。 -
人员安全防护不可忽视
低温环境下,员工反应能力下降,需加强防滑防摔措施,如铺设防滑垫、清除作业区冰雪。严格规范防毒面具、防寒装备的使用,尤其在一氧化碳高风险区域,必须使用输入空气式防护设备,避免中毒。 -
防火防爆需严控源头
冬季干燥易产生静电,需加强易燃易爆化学品管理,消除跑冒滴漏。生产与生活用气系统必须隔离,动火作业需审批监护;对电气设备定期检修,防止低温绝缘失效引发短路火灾。 -
应急预案与培训是关键
制定针对冻堵、泄漏等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定期演练并确保物资储备。通过案例教学和实操培训提升员工风险意识,例如模拟管道冻裂应急处置,强化“第一时间报告、科学处置”的流程。
冬季化工安全是系统工程,唯有将技术防护、规范操作与全员责任结合,才能筑牢防线。 企业需持续优化防冻方案,员工应时刻保持警惕,共同确保生产平稳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