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路登杆作业是电力系统维护中的高风险环节,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措施以保障人员生命和设备安全。关键措施包括登杆前检查电杆稳固性、使用合格防护工具、保持与带电体安全距离、恶劣天气禁止作业,并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和专人监护降低风险。
-
登杆前全面检查:作业前需确认电杆无倾斜、根部无冲刷或腐朽(木杆腐朽不超过根径20%),新立电杆需回填夯实。检查脚扣、安全带、梯子等工具完好,严禁使用破损或替代品(如电话线代替脚扣带)。
-
规范防护工具使用:登杆人员必须穿戴绝缘鞋、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并扣牢保险锁扣,安全带应固定在距杆梢0.5米以下可靠位置。使用脚扣时需调整至与电杆直径匹配,并通过30厘米高度承重测试。
-
带电作业安全距离:在带电线路作业时,需保持最小安全距离(如10kV以下1.0米,220kV需4.0米),验电确认无电后方可操作。严禁在自动闭塞线路上同时接触两条低压电源线。
-
作业环境与监护:杆上作业时,杆下3米内禁止站人,工具材料用绳索传递,严禁抛掷。转角杆避免从内角侧上下,紧线时不得从紧线侧攀爬。遇雷雨、大雾或六级以上大风应立即停止作业。
-
应急与特殊场景处理:对冲刷、上拔或拉线松弛的电杆,需先加固临时拉线;跨越铁路、公路时需计算高度并设置警示,汛期水域作业需配备救生设备。
总结:登杆安全的核心在于“预防为主、规范操作”,通过严格检查、工具标准化和团队协作,可有效规避高空坠落和触电风险。定期培训与风险演练能进一步提升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