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主题班会应围绕交通安全、防溺水、网络安全、校园欺凌防范、应急演练等核心内容展开,结合实际案例与互动活动强化学生安全意识。以下是详细记录要点:
交通安全教育
班会可通过播放交通事故警示片、分析违规行为后果,重点讲解步行、骑行、乘车规范。例如:过马路观察信号灯、骑行戴头盔、乘车系安全带。设置“交通标志识别竞赛”环节,增强学生记忆。
防溺水知识普及
针对季节特点,强调“六不准”原则:不私自下水、不擅自结伴游泳、不到无救援水域玩耍等。演示溺水自救技巧,如浮具制作、呼救手势,并结合心肺复苏模拟操作提升应急能力。
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
列举网络诈骗案例(如虚假游戏充值、钓鱼链接),教会学生验证信息来源、设置隐私权限。组织情景模拟演练,识别网络暴力、不良信息传播行为,强调“不轻信、不传播、及时举报”原则。
校园欺凌预防策略
定义欺凌行为(语言侮辱、肢体冲突、社交孤立等),引导学生讨论应对措施:保留证据、向老师家长求助、拒绝旁观沉默。开展匿名问卷收集隐患线索,建立班级互助监督机制。
应急逃生演练实操
模拟火灾、地震场景,明确疏散路线与集合点。示范灭火器使用步骤、防踩踏自救姿势(护头蜷身),并分组进行计时演练,纠正错误动作,确保全员掌握基础逃生技能。
通过定期开展安全主题班会,学生能将知识转化为日常行为习惯。教师需结合班级反馈调整内容形式,如增设安全手抄报评比、家长联合演练等活动,构建常态化安全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