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雨季“三防”知识培训是保障矿井安全度汛的核心举措,重点围绕“防洪、防排水、防雷电”展开,需通过系统性排查、应急演练和全员培训提升防灾能力。关键措施包括:强化领导责任、全面排查水害隐患、确保排水系统可靠、完善防雷电装置,并建立预警联动机制,极端天气立即停产撤人。
-
责任落实与组织保障
成立以矿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雨季“三防”领导小组,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明确分工,确保防汛物资专库存放、抢险队伍随时待命,并将水害防治纳入安全考核。 -
水害隐患排查治理
汛前全面检查井上下排水系统,清挖水仓、疏通沟渠,开展联合排水试验。重点排查老空区、采动裂隙、地表河流等隐患区域,划定探水线和禁采线,落实“预测预报、有探必钻”原则。 -
防雷电与供电安全
对变电所、井架、供电线路等设施的防雷装置进行预防性试验,确保接地电阻合格。主变压器、下井电缆需定期检测,雷雨天气切断非必要电源,防止雷击引发次生灾害。 -
应急管理与实战演练
制定水害应急预案,明确调度员、带班人员紧急撤人权。汛前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测试通讯、排水和逃生系统可靠性。与气象部门联动,暴雨预警时立即停产撤人至安全区域。 -
全员培训与警示教育
通过案例教学普及透水征兆识别(如挂红、挂汗、空气变冷等),培训职工掌握避灾路线和自救互救技能。设立水患报告奖励机制,提升全员风险意识。
提示: 雨季“三防”需贯穿“防、避、治”全链条,企业应定期复盘防汛效果,动态优化措施,确保“零淹井、零伤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