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开车过积水路段时,关键在于“观察水深、低速匀速、避免急操作”。积水深度不超过轮胎1/2是安全通行的红线,单侧轧水易侧滑,快速冲水可能引发发动机进水,而涉水后轻点刹车能恢复制动性能。以下是具体注意事项:
-
涉水前观察与预判
陌生积水路段必须停车观察,参考同类型车辆通过轨迹;若水位达保险杠或轮胎2/3,立即绕行。涵洞、地下通道积水风险极高,切勿冒险。 -
低速匀速通过
手动挡切换低挡位(如2挡),自动挡保持匀速,发动机转速维持在4000转/分左右,避免换挡或松油门。车速过快会激起水花进入进气口,导致熄火。 -
杜绝危险操作
积水中严禁急刹、猛打方向,否则易因“水滑”失控。保持与前车3倍以上安全距离,避免并行行驶,防止大型车辆溅水影响视线或关键部件。 -
熄火应急处理
若车辆熄火,立即关闭电源、拔钥匙,拨打救援电话。切勿重启发动机!水深时解锁车门、开窗缝隙备用逃生,优先使用专业破窗工具。 -
涉水后检查
驶离积水后连续轻踩刹车,蒸发刹车片水分;检查底盘有无杂物卷入,防止干燥后自燃。夜间注意积水“镜面效应”眩光,及时调整灯光。
雨天行车事故率是晴天的5倍,积水路段更是高风险区。牢记“慢、稳、察”三字诀,必要时果断弃车保安全。未雨绸缪,车内常备应急工具,才是真正的“防水”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