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办人和审核人的责任划分需结合具体场景和过错程度综合判断,以下是关键要点:
-
单位与个人责任区分
- 单位责任优先 :若涉及赔偿,通常由单位承担,因为经办人和审核人的行为属于职务行为,后果由单位代表。 - 个人过错承担 :若单位要求经办人或审核人承担责任,需根据其过错程度判定,如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则需担责。
-
签名效力影响责任
- 手签效力最强 :若经办人或审核人以手写签名确认,责任更难推卸。 - 私章与打印名 :私章若被他人冒用可减轻责任,打印签名则无法律效力。
-
审核流程中的层级责任
- 在多级审核场景中(如经办→审核→负责人),经办人作为直接责任人责任更大,但负责人因审核不严也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 例如工程核算错误中,经办人可能负主要责任,审核人因未发现错误需承担连带责任。
-
特殊场景下的责任划分
- 违规行为 :若涉及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经办人可能被追究第一责任,但最终仍由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 设备操作失误 :若因设备问题导致错误,需结合具体操作流程判断责任归属。
总结 :经办人通常承担主要责任,但审核人因监督不力可能承担连带责任。具体责任大小需结合职务行为性质、签名效力、过错程度及单位流程综合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