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精药品使用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为规范麻醉药品和****(简称麻精药品)的采购、储存、调配、使用及安全管理而制定的系统性规范,其核心在于平衡临床合理需求与严防流弊风险,通过“五专管理”(专人负责、专库加锁、专用账册、专册登记、专用处方)和信息化追溯实现全流程闭环管控。
-
责任主体与制度框架
医疗机构是麻精药品管理的责任主体,需建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的专职管理机构,明确岗位职责并纳入年度考核。制度依据包括《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管理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对采购验收、处方权限、安全储存等环节细化操作规范,尤其强化麻醉科、手术室等重点科室的双人双锁、视频监控等安防措施。 -
全流程闭环管理
从采购环节的“货到即验、双人签字”到储存环节的专库保险柜和180天监控留存,再到调配使用的“日清日结、空安瓿回收销毁”,每个步骤均需可追溯。针对癌痛患者等长期用药需求,通过电子病历记录用药评估,避免重复开药。未使用完的注射液须在监控下双人销毁并记录。 -
处方权限与临床合理使用
医师和药师需通过专项培训考核方可获得处方权或调配资格,处方开具与药品管理需由不同人员执行。遵循“三阶梯镇痛原则”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既保障癌痛等重症患者的用药需求,又通过处方点评和用量监测防范滥用风险。 -
信息化与监督机制
依托智能药柜、电子印鉴卡等工具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定期开展飞行检查,并将管理成效纳入医院评级考核。医疗机构需每半年自查,发生药品流失时需立即上报公安及药监部门。
提示:麻精药品管理的有效性依赖于制度刚性执行与人性化服务的结合,医疗机构需持续优化流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与社会公共安全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