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6·16”爆炸事故是一起因企业操作不当和管理失误导致的重大安全事故,以下是详细分析:
1. 事故背景
2022年6月16日,甘肃兰州新区秦川园区甘肃滨农科技有限公司固体废料处理车间发生爆炸,造成6人死亡、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4190.45万元。
2. 事故原因
- 直接原因:当班人员在干燥机未停车且持续加热的情况下,对卸料阀进行维修,导致母液固废在干燥机内加热时间延长约4小时。内部热量难以散发,温度和压力急剧上升,最终引发爆炸。
- 间接原因:企业为降低外排污水中总磷含量,过量添加氯酸钠,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3. 事故影响
- 人员伤亡:6人死亡、8人受伤,暴露出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严重漏洞。
- 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190.45万元,对企业和社会造成巨大冲击。
- 社会影响:事故引发公众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广泛关注,对企业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4. 应对措施
- 责任追究:事故调查报告显示,总经理、环保治理部主任等8人因对事故负有直接责任,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 整改措施:企业需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完善设备操作规程,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行业警示:此次事故为化工行业敲响警钟,需严格化工产业准入条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
5. 总结与提示
兰州“6·16”爆炸事故凸显了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也为化工行业提供了深刻的警示。企业和监管部门应以此为鉴,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