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国财政支出将重点聚焦民生保障、科技创新、重大基建三大领域,通过提高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等方式加大投入,同时优化支出结构以“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为核心目标。
-
民生保障全面加码
养老金、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将进一步提高,延续近年上涨趋势;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投入持续增加,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化普及,并实施重点群体就业支持计划,兜牢基层民生底线。 -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财政资金将倾斜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中央本级科技投入,强化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专精特新企业奖补政策,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重大基建投资稳经济
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扩大,重点投向“两重”(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和“两新”(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项目,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以拉动内需,同时完善水利、高标准农田等农村基础设施。 -
财政政策工具更积极灵活
通过提高赤字率、优化央地债务结构增强财政支出强度,确保逆周期调节效能;严格债务管理防控风险,并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以平衡收支压力。
2025年财政政策通过精准投放与规模扩张双管齐下,既回应社会关切又为高质量发展蓄能,最终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韧性的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