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核心措施包括提高赤字率至4%、扩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如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优化支出结构以刺激消费和投资,同时防范债务风险,确保经济平稳增长。以下是具体方向:
-
赤字与债务规模扩大
预算赤字率拟从3%上调至4%,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达11.86万亿元,重点用于基建投资和新兴产业支持。地方政府专项债增至4.4万亿元,中央政府专项债同步扩容,旨在通过投资拉动内需。 -
减税与精准补贴
通过调整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释放市场活力。加大对小微企业补贴力度,增强其抗风险能力,促进就业和消费回升。 -
支出优化与风险防控
财政支出侧重民生领域(如医疗、教育)和消费刺激,同时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规范涉企收费,避免“大水漫灌”式刺激,确保财政可持续性。 -
中央与地方协同发力
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但要求地方政府“过苦日子”化解存量债务,强化财政纪律。
这一政策组合拳旨在稳增长与防风险并重,既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也为国内经济转型提供支撑。企业和个人可关注减税红利与基建投资机会,同时留意政策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