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五年财政支出呈现规模稳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民生导向突出三大特征,2025年广义财政支出预计突破32万亿元,年均增速约5%。教育、社保、医疗等民生领域占比近40%,科技创新与基建投资成为新增长点,同时中央通过零基预算改革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应对土地出让收入下滑等挑战。
分点论述:
-
支出规模与增速:2021-2025年财政支出年均增速保持在5%-7%区间,2025年一季度广义支出达9.26万亿元,创近五年同期新高。中央主导特征明显,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达11.1%,专项债等工具支撑基建投资提速。
-
结构优化方向:民生支出占比从2019年的35.3%提升至2024年的39.7%,其中教育(年均增速7.5%)、社保(8.9%)增长最快。科技创新支出突破1万亿元,人工智能等领域投入改写宏观经济叙事。
-
政策创新亮点:零基预算改革覆盖多数省级政府,打破“基数+增长”固化模式;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增加地方财力,专项债与特别国债协同发力稳投资。
-
挑战与应对:土地出让收入下滑(2023年降13.2%)倒逼支出结构调整,债务付息支出增速(2025Q1达18%)反映存量压力,中央通过转移支付(2023年10.29万亿元)平衡区域差异。
未来财政支出将延续“中央统筹、民生优先、效能提升”主线,通过结构性改革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精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