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
我国财政国库的管理涉及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分工协作,具体管理体制如下:
一、管理主体与职责划分
-
财政部
财政部是财政国库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国库管理制度、监督预算执行、管理国家债务等核心职能。财政部通过财政部驻各地分支机构对地方国库业务进行指导、监督和协调。
-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
央行负责具体执行国库业务,包括代理国库收支、资金清算、货币发行等操作。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央行是国库的"经理"机构,但需接受财政部的指导和监督。
二、管理体制特点
-
分账管理 :国库分为中央国库和地方国库,实行分账管理。财政部管理中央国库,地方国库业务由地方政府财政部门负责,但需通过央行分支机构办理。
-
代理与监督关系 :央行作为代理机构执行具体业务,财政部则通过制度规范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与合规性。
-
改革与协调 :近年来,财政部与央行在国库管理职责上存在争议,但根据2015年预算法修正案,央行继续担任经理国库职责,财政部保留对国库资金的最终支配权。
三、补充说明
-
财产国库 :除财政国库外,我国还设有财产国库,管理国有资产(如黄金、固定资产等),其管理主体与财政国库不同。
-
地方国库改革 :地方国库业务逐步实现电子化、规范化,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实现财政资金集中管理。
财政国库的管理以财政部为核心主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机构,二者在职责分工上形成协同机制,共同保障国家财政安全与经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