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国库库款保障系数是衡量财政资金安全性和支付能力的重要指标,其管理需通过科学预测、动态调控和风险防控实现。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核心指标与合理区间
-
定义 :库款保障系数=(期末库款余额+国库现金余额)/(期初库款余额+期初国库现金余额)。
-
合理区间 :
-
常规地区:0.4-0.8(含);
-
市县(未开展国库现金管理):0.4-0.6;
-
特殊情况(如灾害支出):可临时调整至0.1-0.4。
-
二、管理措施
-
动态预测与监控
-
结合经济运行、预算执行等数据,每日监测库款流入流出,预测保障水平;
-
建立预警机制,对月末保障系数低于0.1倍的情况及时干预。
-
-
资金统筹与调度
-
优先保障“三保”(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支出;
-
通过向上级争取资金、跨区域调度等方式缓解支付压力。
-
-
风险防控与规范管理
-
严格库款使用范围,杜绝违规支出;
-
建立分级保障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库款余额稳定。
-
三、案例参考
-
重庆市九龙坡区 :日保障系数不低于0.1,月末不低于0.3;
-
浏阳市 :通过分级评估和分类施策,保障系数维持合理区间;
-
六安市 :2024年全市保障水平0.3-0.8,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有效缓解压力。
四、挑战与应对
-
经济波动 :通过拓展非税收入(如浏阳一季度实现14,922万元非税收入);
-
突发支出 :建立灾害专项资金储备和应急调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