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国库库款管理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涵盖制度、人员、风险及操作等方面:
一、制度与监管滞后
-
法规不适应改革需求
现行《国家金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制定于1985年,未及时修订以适应财税体制改革,导致管理依据滞后。
-
处罚措施不力
条例仅规定监督权,缺乏对虚增收入、资金流失等违规行为的明确处罚措施,执行难度大。
-
职能定位模糊
《中国人民银行法》和《预算法》未明确国库具体监管职能,导致实际操作中权限受限。
二、人员与机构配置不足
-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国库人员需同时掌握金融、财政、税务等多领域知识,但实际队伍素质难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存在兼职现象影响工作质量。
-
机构设置不合理
人民银行县级机构改革后,国库与会计合并办公,人员不足导致内控机制失效,核算与监督难以有效落实。
三、资金利用效率低下
-
闲置资金现象严重
地方政府和企业缺乏合理投资计划,导致国库资金长期闲置,造成财政收益损失。
-
资金与项目脱节
国库资金与地方建设项目衔接不畅,未能充分发挥其支持作用。
四、支付与操作风险
-
支付集中度低
分散于多个环节(托管人、银行等),增加安全风险和财务管理难度。
-
支付方式单一
仍以现金和银行转账为主,缺乏第三方支付等现代化手段。
-
操作透明度不足
审核流程缺乏严格监督,易滋生腐败和操作失误。
五、现金管理局限性
-
收益有限
定期存款规模占政府存款比重不足2%,无法有效提升资金效益。
-
波动熨平能力弱
操作规模小、频率低,难以有效平衡政府存款波动。
总结 :财政国库库款管理需完善制度法规、优化人员配置、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并加强支付系统建设与风险防控,以适应新时代财政管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