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决算报表填报顺序应遵循“先基础后汇总、先明细后总表”的核心原则,优先处理年初结转调整表(如CS01-1/CS01-2)确保数据衔接,再按支出功能分类逐级生成总表。关键亮点包括:自动生成表依赖明细表数据、财政与非财政拨款需分路径填报、预算数与决算数需严格核对。
- 调整年初结转数据:填报前需优先完成CS01-1表(年初结转和结余调整)和CS01-2表(非财政拨款结余变动),确保与上年末数据一致,避免后续表间审核错误。
- 财政拨款路径:
- 一般公共预算:先填Z08-1(基本支出)、Z08-2(项目支出)→自动生成Z08→补充Z07(收入部分)。
- 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预算:同理按Z10-1/Z10-2→Z10→Z09,以及Z12→Z11的顺序填报。
- 非财政拨款路径:从Z14-1(基本支出)、Z14-2(项目支出)等明细表填起,生成Z14汇总表后,再完善Z13表收入部分。
- 主表生成逻辑:支出类(如Z05-1/Z05-2→Z05→Z04)和收入类(Z03→Z02)需分步填报,最终Z01总表自动生成。
- 附表和审核:所有主表完成后,按顺序填报F01-F03等附表,并通过系统“全审”功能校验数据一致性。
提示:填报时需严格区分预算级次(如一级汇总单位与二级下属单位),并注意财政拨款收入必须与对账单完全一致。建议提前整理账务数据,避免因调整年初数导致后续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