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持续暴涨的核心原因在于科技垄断红利、美元霸权虹吸效应、政策托底预期、以及全球化收割能力的多重驱动。科技巨头垄断全球90%以上高利润市场,美联储政策形成“下跌即买入”共识,叠加401(k)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入市,共同构筑了美股“长牛”的底层逻辑。
-
科技垄断与创新变现
美国通过硅谷-华尔街-高校的三角循环,形成全球科技垄断优势。苹果、微软等企业占据智能手机、操作系统90%以上利润,英伟达独享AI芯片80%市场份额。这种垄断带来定价权和高利润率,直接支撑股价长期增长。 -
美元霸权下的资本虹吸
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58%,国际资本天然流向美股寻求“安全收益”。2020年疫情初期,美联储放水导致全球美元回流,标普500半年反弹超60%。即使经济衰退,美元资产仍被视为避风港。 -
政策兜底与预期管理
美联储的“看跌期权”机制深入人心,市场暴跌时迅速降息或量化宽松救市。这种“政策托底”让投资者形成“下跌即买入机会”的共识,例如2025年通胀降温至3.2%后,市场流入1540亿美元创纪录资金。 -
企业股东至上文化
美股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回购和分红返还利润,过去十年标普500成分股回购总额超6万亿美元,推高每股收益。相比之下,A股更倾向增发融资稀释股东权益。 -
养老金与全球化收割
美国401(k)等养老金60%投资于股票,成为市场“压舱石”。标普500公司40%收入来自海外,通过产业链控制、知识产权收费等方式将全球增长转化为自身利润。
总结:美股暴涨是技术、货币、制度与全球化协同作用的结果,但需警惕科技股估值过高与政策转向风险。投资者应关注企业盈利实质与宏观政策变化,避免盲目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