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5年5月8日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连续第三次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4.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此次决议释放三大关键信号:一是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声明首次明确“通胀与失业率上升风险增加”;二是政策观望态度强化,鲍威尔11次提及“观望”,强调不急于行动;三是市场降息预期分化,芝商所数据显示6月按兵不动概率达80%,但全年仍预期三次降息。
-
政策按兵不动的背后逻辑
美联储此次维持利率不变的核心原因是经济数据矛盾:一方面,劳动力市场稳健(失业率保持低位)、消费支出增长(一季度个人消费支出增1.8%);另一方面,通胀压力未消(3月CPI同比2.4%)、关税政策影响待观察。鲍威尔称“净出口波动干扰数据”,暗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是暂停加息的主因。 -
声明措辞变化的深层含义
相比前次会议,本次声明新增“通胀与失业风险上升”的警示,反映美联储对滞胀风险的担忧。尽管鲍威尔称关税影响“可能短暂”,但市场认为若通胀因关税持续攀升,美联储可能被迫在“抑制通胀”与“保就业”间艰难权衡。 -
市场反应与未来预期
决议公布后,美股三大指数收涨(道指涨0.7%),但科技股分化(谷歌跌超7%)。利率期货显示,市场押注6月维持利率概率达80%,但全年仍预期降息三次。鲍威尔保留“适时行动”灵活性,称“若数据恶化将迅速响应”,为下半年政策转向留有余地。
总结:当前美联储政策进入“高压观望期”,投资者需重点关注三组数据——就业市场韧性、通胀黏性及关税传导效应。短期波动中,建议分散配置防御性资产,并警惕科技行业结构性风险(如AI搜索变革对巨头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