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的核心问题在于公开意识薄弱、内容质量参差、平台建设滞后及监督机制缺失,整改需从制度完善、技术升级、人员培训和社会协同四方面发力。
当前政府信息公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公开意识不足,部分部门仍将信息公开视为临时任务,存在“选择性公开”或“被动公开”现象;二是内容实用性差,***息多为政务动态类,群众关注的财政预算、征地拆迁等关键领域更新滞后或避重就轻;三是平台功能不健全,网站栏目设置混乱,检索系统低效,新媒体账号沦为“僵尸平台”;四是监督考核流于形式,缺乏常态化检查机制,导致整改落实不到位。
针对这些问题,整改措施应分步推进:
- 强化制度刚性,明确公开范围与时限,将“应公开尽公开”纳入绩效考核,杜绝****;
- 优化内容供给,聚焦公共资源配置、重大项目建设等高频需求领域,加强政策解读与舆情回应;
- 升级技术支撑,整合网站与新媒体资源,开发智能检索和互动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 构建多元监督,引入第三方评估和公众反馈机制,定期公开整改报告,倒逼责任落实。
政府信息公开的深化需持续迭代,唯有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技术为驱动、以制度为保障,才能实现从“被动公开”到“服务型公开”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