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院感检查的核心内容包括环境管理、物品灭菌流程、人员操作规范及监测机制四大板块,重点涵盖三区划分、器械清洗消毒标准、灭菌效果验证及废弃物处理等关键环节。
-
环境管理
供应室需严格划分去污区、检查包装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区标识清晰且物理隔离,空气流向由洁到污。温度控制在22-26℃,湿度40%-60%,定期清洁回风口及设备表面,拖把、抹布分区使用并标识明确。 -
物品灭菌流程
器械需经分类、去污、清洗、干燥、包装后灭菌,包装材料须一用一洗,无破损且尺寸合规。灭菌前进行B-D试验,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监测参数,灭菌包重量、体积符合标准,包内指示卡变色合格后方可发放,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
人员操作规范
消毒员需持证上岗,操作中全程监控设备参数。工作人员穿戴防护用品(口罩、面罩等),严格执行手卫生,回收污物密闭运送,操作台面每日终末消毒。一次性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存放,离地20cm、离墙5cm。 -
监测与改进
每季度进行空气、物表、手部微生物监测,超标需整改复查。灭菌效果监测资料保存3年,清洗消毒记录保留6个月。科室需定期征集临床反馈,落实质量改进措施,异常事件及时上报并分析根因。
提示:院感防控需持续优化流程,结合实时监测数据与临床反馈,确保供应室管理的每个环节均符合规范,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