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院感知识培训的核心内容是规范手卫生操作、落实无菌技术原则、强化环境消毒流程、合理处置医疗废物,通过系统性学习降低手术相关感染风险。
-
手卫生规范
手术人员需掌握“七步洗手法”及手消毒标准,确保术前、术后及接触污染物后彻底清洁;强调戴手套不能替代手卫生,不同场景下需选择流动水洗手或速干手消毒剂。 -
无菌技术操作
明确手术器械灭菌要求(如高压蒸汽灭菌指示卡监测),铺巾范围需覆盖非无菌区域;传递器械时保持无菌区高度,避免跨越操作;术中怀疑污染需立即更换物品并上报。 -
手术环境管理
每日术前术后对层流系统、设备表面、地面进行消毒,划分污染区与清洁区路径;每周检测空气菌落数,控制温度22-25℃、湿度50-60%,减少微生物滋生。 -
医疗废物分类
感染性废物(纱布、引流管)装入黄色专用袋并密封;锐器置于防穿刺容器,严禁二次分拣;病理废物需独立标识,转运过程严防泄漏。 -
感染病例监测与反馈
记录手术部位感染(SSI)数据,分析危险因素(如手术时长、切口等级);定期培训更新耐药菌防控策略,强化术前患者皮肤准备及抗生素使用规范。
手术室院感防控需全员参与,结合理论培训与实操演练,持续优化流程,将感染风险控制在萌芽阶段。重点关注高频接触点位清洁效果及医护人员操作依从性,定期考核并更新知识库以应对新型病原体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