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炮兵部队”这一名称并不存在,它是因“第二炮兵”(现火箭军)命名而产生的误解。 中国解放军历史上从未设立过“第一炮兵”这一番号,而“第二炮兵”是***总理为战略导弹部队起的保密代号,与常规炮兵无关。传统炮兵部队自解放战争起独立发展,现已成为合成化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二炮兵”命名的历史背景
1966年成立的战略导弹部队为保密需要,由***亲自命名为“第二炮兵”,刻意避开“导弹”字样以迷惑外界。这一名称与常规炮兵序列无关,因此不存在对应的“第一炮兵”。2015年“二炮”更名为火箭军,成为独立军种。 -
解放军传统炮兵的发展脉络
解放军首支建制炮兵部队诞生于1947年,由朱瑞带领延安炮校师生在东北搜集日军遗留武器组建,初期仅700门火炮。解放战争中,炮兵通过缴获和苏联援助迅速扩张,至1949年已形成炮兵师建制,在辽沈、平津等战役中发挥关键作用。 -
现代炮兵的结构与定位
2016年军改后,炮兵不再作为独立兵种,而是分散编入各战区合成旅,装备PCL-181卡车炮、远程火箭炮等现代化武器。老式66式加农炮等逐步退役,信息化和精准打击成为核心能力。
总结:所谓“第一炮兵”是误传,而传统炮兵历经从“捡破烂”到高科技合成的蜕变,如今以更灵活的形式守护国防。若听到“三炮”等说法,同样属于虚构番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