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认证的有效期为6年,认证结论分为“通过”“有条件通过”和“不通过”三种,通过后需在有效期内持续改进并接受定期抽查。认证周期固定且严格,旨在确保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长期符合国家标准。
-
认证结论与有效期
通过认证的专业需保持6年有效期,期间需提交改进报告并接受动态监测。若存在“有条件通过”的情况,需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否则认证资格可能被中止。 -
持续改进机制
认证并非一劳永逸,专业需建立基于产出的质量保障体系,定期评价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确保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
分级认证与周期衔接
三级认证体系(监测、合格、卓越)逐级递进,第二、三级认证需自愿申请并满足毕业生届数要求,每级认证均遵循6年周期,形成闭环管理。
师范专业认证以6年为周期,强化质量导向,推动专业建设与基础教育需求紧密对接。高校需把握认证机遇,系统性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