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各省GDP数据呈现“总量稳中有进、增速分化明显”的格局,广东、江苏、山东继续领跑经济总量前三甲,西藏以7.9%的增速成为全国增长最快地区。19个省份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5.4%),区域协调发展与新质生产力成为关键驱动力。
从总量看,广东(3.35万亿元)、江苏(3.31万亿元)首次携手迈入“3万亿俱乐部”,两省差距缩小至436.91亿元,江苏凭借5.9%的增速(高于广东的4.1%)展现出强劲追赶势头。山东(2.35万亿元)、浙江(2.23万亿元)组成“2万亿梯队”,四川(1.52万亿元)、河南(1.49万亿元)等中西部省份首次在一季度突破1.4万亿元,凸显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增速层面,西部省份表现尤为亮眼:西藏(7.9%)、甘肃(6.2%)、宁夏(6.0%)包揽增速前三,新能源基建与特色产业成为核心引擎。东部大省中,山东、浙江均实现6.0%的均衡增长,湖北(6.3%)、安徽(6.2%)等中部省份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快速跃升。东北地区辽宁(5.2%)、吉林(5.5%)增速回升,但总量仍待突破。
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共同特征。江苏凭借智能制造和民营经济优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突破50%;广东虽受外贸承压影响,但深圳(5.8%)、东莞(4.6%)的新能源与电子信息产业保持高增长。西藏的光伏项目、安徽的新能源汽车、山东的氢能产业链等新兴领域,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新名片”。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转型关键期,各省需平衡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动能培育。东部地区需突破资源集中瓶颈,中西部应避免过度依赖投资,东北振兴仍需破解产业结构单一难题。一季度“开门红”为全年经济奠定基础,但区域协同与质量效益提升仍是长期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