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13个地级市的经济排名呈现明显的梯队分化,长沙以绝对优势稳居榜首,2024年GDP突破1.5万亿元,占全省总量的28.7%,人均GDP达14.38万元,三项核心指标均遥遥领先。岳阳、常德、衡阳组成第二梯队,GDP总量在4000亿至5000亿元区间;株洲、郴州以3000亿级GDP位列第三梯队;其余城市经济规模均低于3000亿元,其中张家界、湘西州垫底,GDP不足千亿。
分点展开:
-
经济总量排名:长沙(15268.78亿元)>岳阳(5127.66亿元)>常德(4532.7亿元)>衡阳(4491.69亿元)>株洲(3902.45亿元)>郴州(3327.8亿元)>湘潭(2957.06亿元)>邵阳(2926.25亿元)>永州(2692.57亿元)>益阳(2268.18亿元)>娄底(2131.63亿元)>怀化(2093.82亿元)>湘西州(855.95亿元)>张家界(654.41亿元)。
-
人均GDP差异显著:长沙(14.38万元)、湘潭(10.99万元)、岳阳(10.28万元)位居前三,而湘西州(3.58万元)仅为长沙的1/4,反映区域发展不均衡。
-
增长动能分化:湘潭以5.7%的实际增速领跑,主要受益于长株潭产业协同;湘西州增速最低(0.5%),旅游业依赖性强且工业基础薄弱。
-
人口与经济密度关联:长沙常住人口超1061万,经济密度(GDP/面积)全省最高;张家界人口不足150万,经济总量仅为长沙的4.3%,凸显“强省会”格局。
湖南各市州需依托区位优势差异化发展——长株潭强化科创引领,岳阳、衡阳对接长江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湘西等地需突破交通与产业瓶颈。未来排名或随区域协同政策调整,但长沙的核心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