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GDP城市排名揭晓:苏州稳居榜首,淮安增速领跑全省。根据最新数据,苏州以一季度6095.68亿元的经济总量蝉联第一,南京、无锡紧随其后,南通、常州、徐州等城市形成第二梯队。亮点包括:苏州工业增加值增速达8.6%,淮安以7.0%的实际增速成为“黑马”,宿迁、扬州等苏北城市表现抢眼,全省13市GDP均突破千亿大关。
-
头部城市格局稳固
苏州凭借长三角核心区位和扎实的产业根基(半导体、生物医药),一季度GDP占全省近五分之一,工业总产值突破1.1万亿元。南京作为省会,虽总量第二(4718.70亿元),但人均GDP居省会城市之首,科教资源密集。无锡以3789.21亿元排名第三,人均GDP连续多年全国领先,新能源与物联网产业贡献显著。 -
区域协同与增速分化
苏南城市(苏锡常)增速稳定在5.7%-6.1%,而苏北的淮安(7.0%)、宿迁(6.6%)依托产业转移和电商经济实现高增长。南通(3125.34亿元)受季调影响名义增速放缓,但实际增速仍达6.0%,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推动外贸增长14.1%。徐州(2251.70亿元)工业转型加速,中欧班列开行量全省第一,逼近“万亿俱乐部”。 -
产业动能与全国对标
苏州经济规模相当于深圳的68%、广州的81%,在全国十强城市中增速与成都并列第一。常州新能源产业产值贡献率超98%,盐城海上风电装备产能全国领先。南京软件业冲刺万亿级,智能电网产业规模突破五千亿,凸显创新驱动。
总结:江苏经济呈现“多极支撑”态势,既有苏州等强市稳大盘,又有淮安等后发城市注入活力。未来需关注关税风暴对外向型城市的影响,以及苏北如何持续释放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