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资金拨付不到位会严重影响项目实施和经济发展,整改需从机制优化、技术升级、监督强化三方面入手。关键措施包括:建立国库集中支付专账、杜绝现金拨付、完善信用评估系统、推行移动支付技术,确保资金精准高效到位。
-
机制优化:改革传统“主管部门转拨”模式,由财政和主管部门联合审核,通过县国库支付中心专账直拨项目单位,减少中间环节延误。同步严格工程申报审核,坚持“谁实施谁申报”,避免虚假申报占用资金。
-
技术升级:加快网络财政支付体系建设,推广移动支付等便利化技术,建立多元化拨付渠道。同时依托一体化管理平台设置预警规则,对超30日未分配的转移支付资金自动提醒,强制整改。
-
监督强化:对财务混乱或账务不全的单位暂停拨付,并纳入信用征信系统评估。加强现金拨付监管,严禁大额现金操作,确保资金流向透明。
财政资金拨付整改需长效机制与技术创新结合,各部门应协同落实措施,定期核查流程漏洞,确保资金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