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安规内容是通过制定标准化操作规范、风险防控措施及应急管理流程,保障电力作业人员安全、设备稳定运行的核心规则,核心亮点包括预防触电、设备操作规范、作业许可制度、应急处理措施。其目标是最大限度降低作业风险,杜绝安全事故。
预防触电是安规首要原则。电力作业需严格遵守电压等级下的安全距离要求,如高压设备操作时必须保持0.7米以上间距;作业人员须穿戴绝缘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装备,禁止在潮湿或未经验电的环境下作业。设备操作规范化是另一重点,涉及停送电流程、验电接地等步骤,例如切断电源后需通过验电器确认无电,并通过临时接地线防止误送电引发事故。
作业许可制度确保流程可控。涉及高风险操作(如高空作业、带电检修)时,必须执行“两票三制”——通过工作票、操作票明确责任,落实交接班、设备巡回检查及定期试验轮换制度。多人协作场景需设立专职监护人,实时监控作业动态。应急处理措施强调快速响应,包括触电急救、设备故障隔离流程以及火灾扑救预案。例如,发现人员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使用绝缘工具施救,并启动心肺复苏流程。
遵循电力系统安规不仅能避免人身伤害,还可减少设备损毁和停电损失。企业需定期组织安规培训与考核,强化作业人员风险意识,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如智能监控、电子围栏)辅助规范执行,构建安全长效的电力运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