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各省市财政收入数据已全面公布,广东以1.35万亿元连续34年居首,江苏首次突破万亿大关,两地成为全国仅有的财政收入超万亿省份。26个省份实现正增长,其中西藏、吉林、新疆增速超10%领跑全国,但广东、河南等5省份收入下滑。整体来看,地方财政收入呈现“东部总量主导、西部增速亮眼”的分化格局,非税收入增长成为多地财政增收的关键支撑。
1. 收入规模:粤苏“双雄”断层领先,东部六省占全国近半财力
广东(13533亿元)和江苏(10038亿元)稳居前二,两地合计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19.7%。浙江(8706亿元)、上海(8374亿元)、山东(7711亿元)和北京(6373亿元)紧随其后,东部六省总收入占比达46%。中西部省份中,四川(5635亿元)、河南(4399亿元)表现突出,但河南受税收下滑拖累成为前十中唯一负增长省份。
2. 增长动能:非税收入贡献显著,资源型省份波动明显
全国非税收入同比增长25.4%,远高于税收收入(-3.4%)。吉林、山西等地通过盘活国有资产实现非税收入增长超30%,但广东税收收入下降4.2%,凸显经济转型压力。资源依赖型省份如陕西受资源税下滑影响排名下降,被湖南反超;山东、湖北则凭借产业多元化和增量政策,财政收入增量分列全国前两位。
3. 区域差异:西部增速快于东部,东北依赖非税高增
西部地区财政收入增速(3.2%)高于全国均值(1.7%),西藏以17.1%增速居首;东北地区虽增速达6.2%,但主要依赖非税收入拉动。东部省份受外需和房地产调整影响增速放缓(0.8%),但经济大省“压舱石”作用显著,如江苏、山东税收结构优化支撑长期潜力。
总结与展望
2024年地方财政紧平衡态势延续,经济大省需进一步发挥稳增长作用,中西部省份则需平衡资源依赖与产业升级。未来,随着宏观政策效应释放,财政增收潜力有望逐步激活,但短期仍需关注基层“三保”和债务化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