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西省GDP总量为25494.69亿元,全国排名第21位,实际增速仅2.3%,位列全国倒数第一,且是唯一出现名义负增长(-0.8%)的省份。省内经济呈现两极分化:吕梁、晋中等市依靠能源转型和新兴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而太原、阳泉等传统工业城市则面临显著下滑。
分点展开论述:
-
全国排名与增速垫底
山西GDP总量被内蒙古反超,与广西差距扩大,领先贵州的优势缩小。2.3%的实际增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工业增加值下降(-2.1%)是主因,尤其煤炭产业受价格下跌和产量收缩拖累(原煤产量降18.9%)。 -
省内城市分化显著
- 增长亮点:吕梁(GDP 2643.2亿元,增速11.7%)和晋中(GDP 2458.8亿元,增速17.6%)依托白酒产业、文旅项目及新兴制造业(如晋中8大产业链)逆势增长。
- 衰退区域:太原GDP缩水至5418.87亿元(-2.8%),阳泉、朔州等7市负增长,传统能源城市转型压力突出。
-
产业结构调整困境
第二产业占比降至43.2%,首次被第三产业超越,但新兴动能尚未完全接棒。煤炭相关产业占GDP比重超30%,价格波动(焦煤价格年降725元/吨)直接冲击财政与经济稳定性。
总结提示:
山西需加速摆脱“一煤独大”依赖,平衡能源转型与新兴产业培育。吕梁、晋中等市的经验表明,文旅融合与高端制造或是破局方向,但全省协同发展仍需政策精准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