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设计变更流程是工程建设中确保质量、控制成本的关键环节,核心包括变更提出、评估论证、审批实施、验收结算四大阶段,需遵循“先批准后变更”原则,并分类分级管理。
-
变更提出与评估
施工单位在发现设计缺陷(如地质条件不符)、施工条件变化或技术优化需求时,需书面提交变更建议,附现场证据。监理和建设单位组织技术经济论证,重大变更需专家评审。例如,广西要求Ⅰ类变更(超300万元或影响工程安全)需经领导小组会议论证。 -
审批与文件编制
变更审批权限依分类而定:一般变更由项目法人审批,重大变更需报主管部门。设计变更文件需达到施工图深度,包含变更说明、图纸、预算对比等。陕西明确要求变更责任认定文件需随审批材料一并提交。 -
实施与动态管控
施工单位按批准方案施工,监理监督执行。紧急抢险类变更可先施工后补手续,但需5日内报备。建立变更台账,定期汇总变更进展及费用影响,确保信息同步。 -
验收与结算
变更完成后需进行质量检测和工程量确认,调整合同价款。六安市规定变更工程需经参建各方计量签证后方可结算。
提示: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循流程,避免擅自变更导致责任纠纷,同时利用信息化工具提升协作效率。